借力“新国潮”,本土服装品牌迎来春天 |
来源:中国服装协会 发布时间:2020-11-23 17:26:56 |
近日,女装品牌艾格的成衣业务破产一事引发外界强烈关注。事实上,不止艾格,那些回忆里飘过的外国时尚品牌比如GAP、 ESPRIT正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里。 十几年前,海外服装品牌开始不断进入中国市场,加剧了服装市场的竞争,如今中国本土品牌正借着国潮的力量迎来春天。 艾格成衣破产清仓 此后,艾格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回应,称其成衣线离开,但是内衣线回归。该品牌表示,公司已在2018年出售了在华女装成衣线,目前正专注于内衣业务。 实际上,作为一家法国女装品牌,艾格在1994年便已进入内地市场,为更好地贴近中国消费者,该品牌采用本土采购、生产、销售一体化模式,除专卖店外,还在商场设立专柜,并以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张。相关数据显示,到2014年,艾格在中国市场的门店已超过3000家。受益于此,该品牌也赢得了不少忠实的粉丝。 2014年后,艾格逐渐走上下坡路,大量关闭门店,并逐渐失去外界的关注。 艾格没落并非孤例 对于80后、90后来说,这些年日渐没落的不只有艾格,一大批记忆中的国外品牌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。 今年5月,思捷环球旗下品牌女装ESPRIT宣布全面关店,并下架所有商品。随后,出于止损考虑,思捷环球陆续终止包括中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亚洲业务。仅仅用了一个月,思捷环球亚洲业务便全部关闭。 6月,受疫情影响,美国服装零售商巨头GAP让8万员工被迫无薪休假。上半年,GAP股价下跌60%,市值蒸发40多亿美元,350家北美门店将关闭,子公司败走中国市场,GAP也徘徊在倒闭的边缘。 曾经在中国市场风靡一时的快时尚品牌HM、Zara,今年以来也不同程度遭遇困境。 国产时尚品牌兴起 有业内人士表示,十几年前,海外服装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,给国产时尚品牌造成了相应的冲击;如今,它们因创新力不足等原因渐渐失去中国市场,与此同时,中国本土服装品牌正日渐壮大。 ![]() 2018年,李宁携“悟道”系列登上了2018年纽约时装周秋冬秀场,引爆了“国潮”概念。 据了解,李宁融合了中国国学元素的新品引来了国内外社交网络的刷屏,带起了惊人的热度和流量,更带动了李宁的股价——时装周结束后,其股价大涨9.88%,创下201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。而感觉到了“国潮”力量的李宁,同年再登巴黎时装周,再次巩固了“国风”概念。 |